我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举办“技术创新助力版权保护”沙龙
10月20日,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合深圳国际仲裁院、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深圳市南山区创新发展促进中心(深圳市南山区知识产权促进中心)举办“技术创新助力版权保护”沙龙。
此次沙龙活动吸引了包括邮储银行、TCL、光峰科技、保乐力加、金龙机电、嘉权专利公司等20多位机构和企业代表参加。
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钟妙副秘书长首先分享了深圳国际仲裁知识产权仲裁的实践与创新。
她通过技术合作合同纠纷案例来说明仲裁具有专业、高效、便利的特点,并指出该中心近期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仲裁承诺制新举措,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自律和诚信意识,推动企业高效率、低成本解决知识产权纠纷。
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黄学英副主任介绍了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情况。
深圳外商协会30多年来专业服务外资企业,在促进稳定投资的工作中,始终高度重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多次向政府专题反映企业在知识产权维权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多项建议和建言,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联合相关政府部门、资深专家学者,不定期举办知识产权系列主题培训、沙龙、研讨会,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整体解决方案和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得到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评为“优秀工作站”。
腾讯集团副总裁、副总法律顾问江波博士分享“技术创新助力网络版权保护”。
江博士分析到,2020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崛起迅速,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视频化趋势明显,短视频、直播、网络新闻媒体占比大幅提升,用户粘性持续增强,但是新业态也带来新挑战,新型侵权、不正当竞争手段层出不穷,网络版权内容侵权新趋势—科技化、碎片化和国际化趋势明显,违法行为责任难界定,伴随着新业务而成长起来的侵权形式或侵权技术手段,加重了在法律维权确权层面的不易性。
江博士指出,网络版权保护的难点表现在侵权数量巨大、内容平台管理缺位、侵权呈现科技化趋势、维权成本高。目前,针对网络版权治理新方案包括充分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版权保护的能力;构建法律+科技的多元版权治理体系、移动微法院快速便捷维权等新手段。
企业代表就版权保护等问题探讨交流。
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将继续整合多方资源,为企业搭建“培训、维权、咨询”服务平台,保护和促进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