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持续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不断开创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新局面。
——“中国投资”遍布全球。2023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30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 11.4%,连续 11年稳居世界前三。对外投资存量 2.8万亿美元,遍布全球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6年保持世界前三。
——“中国建设”享誉全球。2023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609.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8%;81家企业入选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全球最大 250 家国家承包商”,居各国首位。
——“中国劳务”服务全球。2023年,中国企业共向境外派出各类劳务人员 34.7 万人,较上年增长 34%,较上年增加8.8万人。截至2023年底,累计外派劳务人员超1000万人,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人民币,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一带一路”投资合作走深走实。截至 2023 年底,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直接投资存量超 3000亿美元,境外经贸合作区超过100家,累计投资近 730 亿美元。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近2万亿美元,占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比重超八成。
——多双边投资合作机制日益完善。持续深化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和蓝色经济投资合作,与 38个国家签署相关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64份。与60个国家建立 70 个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在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150 多个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
当前,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政治、经济、法律、安全、舆情、经营风险叠加,对外投资合作发展面临的形势依旧错综复杂。同时,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断提升,相关国家热切期盼分享中国发展红利,为对外投资合作带来了新机遇。
2024 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对外投资合作工作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紧密围绕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是推动对外投资合作创新发展。一体推进贸易投资,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带动和扩大中间品出口。加强对外投资国别产业指引,引导产业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鼓励多元化投资、境外加工贸易、投资建设运营综合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三方和多方市场合作等投资合作新模式。
二是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持续拓展绿色、数字、蓝色、新能源、新基建、新能矿等国际合作新空间,支持“走出去”企业积极参与相关领域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在新赛道上有所作为。加强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信息通讯等领域合作,进一步提升区域贸易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提质升级,加快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打造跨境产业链的重要平台和节点。
三是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深化与共建国家投资合作,推进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助力共建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积极发挥多双边经贸协定作用,不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四是健全完善“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数字化推广应用对外投资电子证照。丰富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等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业务指导和信息支持。用好对外投资合作工作组等机制和平台,支持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五是加强风险防控和合规经营。健全重点国别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动态监测和风险预判,坚持危地不往、乱地不去、危业不投,保障境外人员和财产安全。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充分发挥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联络服务平台作用,加强监测预警。组织开展境外安全风险防控教育培训,引导企业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打造中国投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