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

 

 

1.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

(1)安排年度产业专项资金不少于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不少于1亿元,助力市场主体做大做强。

(2)落实好上级各项涉及税款、社保、住房公积金、电费、水费、天然气费等方面的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

2.租金减免支持措施

(3)承租辖区内行政事业单位、区属国有全资及国有控股企业权属房屋的制造业小微企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3个月租金、再减半收取3个月租金,其他企业免除1个月租金。因减免租金影响国有企事业单位业绩的,在考核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可。

(4)鼓励非国有物业业主(包括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个人业主等)或者物业运营机构结合实际情况与租户协商免租、减租、缓租。

3.支持企业做好疫情防控。

(5)对工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文体旅游业、交通运输及物流业、建筑业等行业的企业防疫物资、消杀服务等支出,按照企业实际运营规模给予分档补贴。

(6)对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工程,定期提供上门免费核酸检测服务;对其它中小微企业,就近提供便利免费核酸检测服务。

4.鼓励工业企业扩产增效。

(7)对增加值较去年同期增长的规上工业企业予以奖励,增加值较去年同期每增加100万元奖励1万元,最高100万元。

(8)全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资金,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5.大力繁荣旅游消费。

(9)发放1000万旅游消费券,涵盖规上文体娱乐业和限上餐饮业、零售业、住宿业企业。

(10)发放购车券200万元,消费者在盐田区限上汽车零售企业购买家用汽车,每辆可获得3000元的补贴。

(11)借助“i游深圳”、新浪深圳、美团点评、“美好盐田”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资源,开展“旅游直播”“达人代言”“行摄盐田”等特色推广活动。

(12)支持符合条件的零售企业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组织盐田区黄金珠宝、服装服饰、食品饮料等领域重点企业入驻大型电商平台“深圳专区”,做大线上消费市场。

6.支持商务贸易企业做大做强。

(13)对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的商务服务业企业予以奖励,营业收入每增加100万元奖励0.5万元,每家企业最高20万元;

(14)对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的批发业企业予以奖励,销售额每增加1000万元奖励0.5万元,每家企业最高50万元;

(15)对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的零售业企业予以奖励,销售额每增加100万元奖励0.5万元,每家企业最高20万元;

(16)对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的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予以奖励,营业额每增加100万元奖励1万元,每家企业最高20万元。

7.全力促进交通运输业增长。

(17)落实提升盐田港营商环境23条措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提升港区作业效率,有效缓解盐田港缺箱少柜等问题。

(18)对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的水路运输业企业予以奖励,营业收入每增加100万元,奖励0.5万元,每家企业最高20万元;

(19)对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的道路运输业企业予以奖励,营业收入每增加100万元,奖励0.5万元,每家企业最高20万元。

(20)对企业深港陆路运输转海上快线运输的进出口吞吐量增量的新增运费成本进行逐月退坡补贴。

8.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21)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便利化行动,做好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融资保障,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力争一季度、上半年信贷投放量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30%、60%以上。

(22)鼓励金融业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对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较2021年末增长的机构业务团队予以奖励,存贷款余额每增加5亿元,奖励2万元,每家机构最高20万元。

(23)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首贷、无还本续贷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贷款进行展期、续贷。

(24)支持金融机构依托“信易贷”平台,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9.全力招大商招好商。

(25)支持市场主体和个人围绕数字创意、现代时尚、海洋经济、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5+3”现代产业体系,引进增加值率高、经济贡献度强、税收贡献突出的企业,对引进产值10亿元以上且税收贡献突出或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发挥关键作用的机构或个人奖励100万元/每个项目。

10.提高服务企业水平

(26)对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盐田区全面贯彻落实。

(27)为企业发展提供最优服务,出台营商环境提升方案,确保营商环境保持全市前列水平。

(28)在“i盐田”首页设立企业服务专栏,汇总发布国家和省市区各级扶持措施及申领指南,统一受理企业服务申请。

(29)加速兑现扶持资金,全面落实各项有关涉企纾困扶持政策,涉及资金发放尽可能免予企业申报,区相关部门核实相关情况后,通过企业服务机制及时发放到位。

(30)加强企业信用支持力度,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办理相关证照及行政审批事项的企业,可延迟申请办理,相关延迟行为不纳入信用记录,已纳入信用记录的,可申请信用修复。